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分类信息 > 师生园地
夏日蝉事
发布日期: 2018-07-27
 

北大附属即墨实验小学   时学森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的这首咏蝉诗,想来大家都耳熟能详吧。蝉高亢嘹亮的歌声,不知陪伴着多少人走过童年,“何人初闻蝉声响,清音几时与人听?”没有人能说得清蝉的来历,特别是老家在农村的人,蝉声几乎与记忆一样长。

  时光回溯,小时候的老家,水里的小鱼小虾,树上的金蝉乌雀,组成了立体的欲望乐园。蝉的幼虫俗名叫“节溜猴”,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可是上好的滋补佳品。每个夏日傍晚时分,顾不上吃饭的小伙伴们便呼朋唤友,带一个布袋子,拿一把地里用来除草用的小铁锄,迫不及待地奔向村前屋后那一片片树林而去。

  树林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年份少的树林是不用去的,虽然听起来也是蝉声一片,但这些树上的蝉大多是“迁居”而来,地下是没有“节溜猴”可挖的,老人们还有法布尔都告诉过我们,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经历六年暗无天日的积蓄方能得见天日,所以,新生的小树林是没有的!

  到了树林,大家便“各凭经验”选择几棵大树,然后在树干周围开始工作——用小锄头进行全覆盖式锄地。锄的过程中瞪大两眼看着,一旦发现锄过的地方出现一个大约只有小拇指粗的圆孔,便会大喊一声跟上一锄!如果发现小圆孔变大了,变得比大拇指还粗了,那百分百可以确定就是“节溜猴”的窝了!这时,马上丢下锄头,蹲下身子,把食指伸进洞口,里面的“节溜猴”觉察到有外敌入侵,便会伸出两个大螯防御,紧紧地钳住入侵者!而这个动作正中我们的下怀——你只需轻轻地把手指抽出来,“节溜猴”就会乖乖地跟着离开洞穴,进入我们的布囊里面!

  倘若伸进手指去没有碰到抵御,那就说明这只”节溜猴”暂时还没做好今天破土而出的准备,洞穴比较深。这也难不倒我们,只需要用锄头再来几下,重复上面的步骤,“节溜猴”也只有乖乖地落网了。

  随着夜幕降临,渐渐看不清地面上的孔洞了,这时,小伙伴们便会放下锄头,改为双手”盲摸”——就是用双手围着树干自下而上摸索(因为那时候几乎没有谁的家里有手电筒,就算有,也没有哪个家长肯让熊孩子拿着出来破败),这时,躲过第一劫的“节溜猴”们刚刚从洞里爬上树干不过一两尺的高度,却没能躲过这连环劫,还是落入了我们的囊中。当然,夜路走多了,也会遇见”鬼”——蟾蜍、小蛇啦什么的有时候也会摸到!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们,对这些东西也无所畏惧,摸在手里感觉不对随手扔掉就是了,也没听说过谁因此被咬或者是中毒的。

  倘若是下午刚好下过一场大雨,那捕捉“节溜猴”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简单了。准备破土的“节溜猴”们在大雨的灌泡下,不等夜幕降临便匆匆忙忙破土而出往树上爬去!这时,我们只需要在树林中来回巡视,发现有出来的“节溜猴”随时捡起来扔进囊中就可以了,可以说省时又省力了,只可怜在地下呆了五六年的“节溜猴”们,在布袋里来回攀爬,尚不知道再也没有了蜕变为蝉、展翼高飞、声震八方的机会了,却将沦为一个个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回到家里把战利品交给母亲,母亲会把“节溜猴”洗净,在锅里放点油一炸,隔着三里远就能闻到蛋白质诱人的香味了!爱喝两盅的父亲会一边吧嗒着嘴品尝着美味,一边赞着道:“嗯,不错不错!”得到赞扬的孩子心里美成了一朵花!

  带回家的“节溜猴”也不一定都被下油锅,也有品相好看被选中的,会在晚上睡觉前被轻轻地放在纱窗上,然后看着它顺着纱网慢慢地往上爬,爬到顶端不动了——这是它在积蓄力量即将蜕变了。如果你能熬得住不睡觉,你就可能见证一个梦幻似的蜕变奇迹——借着皎洁的月光,你会发现“节溜猴”的后背裂开了一道口子,蝉的头部首先从口子里挣脱,然后一个“倒挂金钟”倒仰出来,接着是它的小爪子,然后是翅膀——请注意,一开始出来的蝉整个身子都呈嫩绿色,两对翅膀也是皱皱巴巴地蜷缩着;接着,蝉做了一个类似引体向上的高难度动作,凭借腹肌的力量从倒仰状态转为头部在上,用爪子抓紧留下的空壳——也就是“蝉蜕”,全身用力把尾部从“蝉蜕”里抽出来,此时,蝉的全身都已经脱离了“蝉蜕”的束缚,整个悬挂在“蝉蜕”之上,而它的两对翅膀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舒展、舒展,直到长大为正常的样子。这时候的蝉,在银色月光的沐浴下,显得神圣而又皎洁,或许就是“碧蝉”的来源吧。

  再过一会儿,羽翼渐丰的蝉便会慢慢地爬离开自己的“蝉蜕”,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居所,继续着自己的能量积蓄。而蝉身体的颜色也也由嫩绿慢慢变深,直到变为深灰色,翅膀也由软弱透明变成了轻盈灵巧,这时候的它已经具有了随意翱翔的资本了。

  倘若恰好是一只会叫的蝉,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它身上的时候,它便会发出高亢嘹亮的叫声,将尚在熟睡中的你叫醒。不是所有的蝉都会名叫。在老家,我们管会叫的蝉叫做“响巴”,不会叫的叫做“哑巴”。官方的说法,“响巴”即是雄性,腹部有一对会发生的“鼓片”,籍此发出高亢嘹亮的歌声呼唤雌性;而雌性却不会发声,面对雄性的召唤时,没法回应,只有“脉脉默默”地飞过来相会……

  相对于捕捉“节溜猴”的简单粗暴,“捕蝉”的技术含量就高了很多。每个周末或者是上学时的午饭后,村里随处可见扛着一根长达三四米、顶端绑着一个网兜的小皮孩儿们,循着蝉声在一棵棵大树下逡巡。一般蝉都有其自己的领地,各具一段高枝歌唱。树下的人平息静气、蹑手蹑足,生怕惊动到蝉。即便这样,也有警觉的蝉嘎然而止了自己的演奏,脆叫一声,撒下一泡液体振翅而去……

  没有飞走的蝉自然就成为了围猎的对象——看准蝉的藏身之处后,捕蝉人悄悄地站定位置,慢慢地把杆子往空中伸去,小心地避开树叶,不发出一点声息。待到杆头的网兜跟蝉平行以后,就会迅速地往前一罩,把蝉搂头罩进网兜里,这时,可怜的蝉只有扑棱着翅膀在网兜里哀鸣了。

  当然,到嘴的鸭子也有飞走的时候——如果技术不过关,纵然你捕到了蝉,往下撤杆子的时候、甚至在杆子落地的时候,由于网兜的位置没放对,命大的蝉还有逃出生天的机会的,而这种事情的发生,无疑是对自己捕蝉技术的极大讽刺,会得到小伙伴们的耻笑的!

  捕蝉的工具当然以网兜为最上,但却不是每个人都搞到网兜的。但小伙伴的智慧是无穷的,没有网兜的小伙伴们就会盯上蜘蛛网——最好是新鲜的蛛网,这样的蛛网粘性大。在杆头用铁丝曲成一个圆圈,然后房前屋后去寻找蛛网,一旦找到,毫不留情伸上杆子去,用上端的铁丝圈把蛛网缠绕殆尽,如此反复四五次,一张自制的捕蝉神奇就产生了。只要用这个神奇往蝉身上一靠,蝉就会被牢牢地粘在上面动弹不得。

  当然,随着时间地推移,蛛网会逐渐变干失去粘性,这也难不住我们——找一点清水往蛛网上一喷,瞬间变得粘性十足——我们自己都佩服我们的创造力呢!

  捕蝉的小伙伴们里面还有深藏一项绝迹的,那就是爬树!有的蝉非常狡猾,所处的树枝非常高,杆子根本够不到它。但这也难不倒小伙伴们,有身轻如燕、身手矫健者早已脱掉鞋子蹭蹭往树上爬去,转眼间就来到了树冠之下,一翻身骑跨在树杈之上,转脸冲树下一招手,树下的小伙伴心领神会,连忙把杆子递了上去,可怜的蝉不知道在这么高的位置仍然难逃魔掌……而在儿时所有的游戏里,我独对上树一项俯首称臣——不知为啥,我的脚掌只要一接触树干就会发痒,根本抓不住树干,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掌握爬树这一技巧。

  就这样,在大人们或摇着蒲扇在门前的大树下乘凉、或半裸着身子在炕上午睡避暑的时候,一群傻傻的却热情高涨的皮猴子们,满头大汗地穿梭在村前屋后,乐此不彼地游戏着自己的游戏,在蝉声中度过童年、渐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