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信息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信息

吹响“集结号”,奏出和谐稳定最强音

2018-07-17

  通济新经济区共有军队退役人员1131人,其中参战、残疾军人、进藏兵等九大类重点人员263人。在实际工作中,通济新经济区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加强政策解读,定期沟通联络,对军队退役群体做到关心、帮助、照顾、帮扶。目前,辖区内涉军人员稳定,无一人参加过越级上访和非法聚集活动。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应急组、督察组、走访组、驻京组,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走访调研、督导落实。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公司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聚力打造面积350平方米,涵盖军退办公室、军人书吧室、退役军人荣誉室、多媒体活动室、退役军人俱乐部和服务大厅“五室一厅”为一体的“集结号”党建品牌,并于2018年2月成立军退服务中心,抽调6名机关干部专职抓好服务协调,政策宣传、沟通联系、规范管理,维护稳定等工作,积极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办实事,引导军队退役人员发挥优势,投身新区建设,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维稳优势。

  二是走访排查到位。按照“边摸排、边化解、边稳控”的思路,安排机关干部、社区、村庄人员进行走访摸排,逐人见面,全面摸清辖区军队退役人员基本情况,并登记造册,专人专档,确定重点,分类施策,同时将军队退役人员信息录入电脑,为动态掌握信息、统一调度安排,综合分析研判,实行现代化管理提供快捷智能的大数据支撑;制定“二包一”包案制度,明确1名机关干部、1名村庄工作人员包1名军队退役人员,特别是在重点敏感时期,多渠道、全天候掌握人员动态,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确保涉军人员不失联、不失控、不受外来因素干扰,不参与上访或参加聚会。

  三是动态管理到位。在外出学习、集中讨论和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工作制度、文体活动制度等6项管理制度和三大服务职责,建立健全了责任明晰的工作机制。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分31个大网格,203个小网格,配备37名专管员,专管员分辖203名网格员,将1131名军队退役人员全部纳入网格,明确管理服务责任人,建成了以点带面,全面覆盖的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专管员和网格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种优抚安置政策的培训力度,明确九大工作职责,为加强军队退役人员信息掌控、动态管理服务奠定基础。

  四是关爱帮扶到位。通过走访收集各类诉求49条,逐条分析研究,给予解决,安排工作岗位3人、救助救济16人,联合安泰医院对年龄大、体质弱军退优抚对象进行免费义诊7次36人次,协调安排9名需住院治疗人员免费入院治疗;根据有关政策,及时为4名军队退役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及退休生活补贴,为4人办理了稳岗补贴,为1人办理了内退手续,与15名自愿放弃专业岗位人员签订了协议书;对有创业意向人员,积极向有关部门联系对接,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指导,并组织有就业意向人员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招聘会;倡导村庄在防汛值班、村庄临时性工作中安排涉军人员参与,稳定其思想、增加其收入。

  五是安置保障到位。为符合安置条件的92名军队退役人员安排了专项岗位,人员到岗后,由班子成员逐人谈话,并根据年龄结构、爱好特长及个人意向进行岗位安置,并及时组织有针对性地学习培训。在工作中坚持不歧视、与机关干部同等对待原则,给予明职责、压担子,强素质,部分人员短期内即成为科室工作的中坚力量。2018年年初,提拔了6名表现突出、得到普遍认可的军队退役专岗安置人员任社区和科室副主任。工作实绩得到认同,上升空间得到保障,充分调动了人员扎根新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以真情换真情,以真心换真心。通济新经济区在确保将各类军队退役人员稳控在当地的前提下,带着情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正面引导、加强服务管理、切实排忧解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使军队退役人员得到更多尊崇,享有更多荣光,切实提高老兵的归属感、安全感、荣誉感,使“集结号”真正成为每名军队退役人员温暖的家。